阴道炎定义:
临床上,阴道炎的特点是白带改变,外阴瘙痒、灼痛。性交疼痛也很常见。当感染累及尿道时,可出现尿痛、尿急等症状。常见的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炎、滴虫性阴道炎、霉菌性阴道炎和老年性阴道炎。
常见的阴道炎包括细菌性阴道炎、滴虫性阴道炎、念珠菌性阴道炎和老年性阴道炎。Garder等人研究了1181例阴道炎,发现41%为细菌性,27%为真菌性,24%为滴虫性。老年性阴道炎发生于绝经、卵巢切除或盆腔放疗后,据报道其发病率高达98.5%。
阴道炎临床表现
1.细菌性阴道病
1.症状约10% ~ 50%的本病患者临床上无症状,有症状者常主诉白带呈灰白色,有鱼腥味,阴道有灼热感和瘙痒。
2.体征分泌物在阴道壁上容易擦掉,阴道粘膜可以不充血不发红。
3.常见并发症与妇科宫颈炎、盆腔炎和滴虫性阴道炎同时发生。据报道,86%滴虫培养阳性的妇女患有这种疾病。此外,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常可引起不良围产期结局,如绒毛膜羊膜炎、羊水感染、胎膜早破、早产、剖宫产或产后阴道后子宫内膜感染等。
二、滴虫性阴道炎
1.白带症状增多,可为稀薄浆液性、灰黄色或黄绿色,有时混有血性,20%的白带有泡沫。外阴瘙痒,灼热,性交疼痛。当感染累及尿道口时,可出现尿痛、尿急,甚至血尿。
2.体征本病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粘膜充血水肿,常有散在红点,或草样肿块,后穹窿有大量白带。
3.常见并发症滴虫可消耗上皮内的糖原,改变阴道内的pH值,阻碍乳酸杆菌的生长,故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。此时白带草绿色,有臭味。
三、念珠菌阴道炎
1.症状:最常见的症状是白带过多,外阴和阴道有烧灼感和瘙痒感。影响尿道,可能会出现尿频。尿急、疼痛等症状。
2.体征:典型的白带呈凝乳状或斑片状。阴道及阴道前庭黏膜高度水肿,覆盖白色凝乳状薄膜,呈点状或斑片状分布,易脱落。在它下面,有一个受损的冲水底座,或溃疡或瘀斑。严重者小阴唇肿胀粘连。但白带并不都具有上述典型特征,从水样到凝乳样白带都有。例如,有些是完全稀薄和清晰的浆液性渗出物,其中往往含有白色薄片。
四、老年性阴道炎
1.症状:主要是白带增多,水样多为黄色,严重者有脓性、臭味,有时呈淡血性,甚至有少量阴道出血。常伴有下腹及阴道肿胀或阴道皮肤受炎症分泌物影响,可产生轻度瘙痒。2.体征:可见阴道衰老,皱襞壁消失,上皮变薄,粘膜充血,表面常有点状充血。严重者上皮脱落形成浅表溃疡,宫颈也呈点状充血。如果老年性阴道炎长期存在,粘膜下结缔组织纤维化后,阴道弹性消失,使阴道变窄,特别是在穹窿部,使宫颈难以显露。
念珠菌阴道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,复发率较高。一般西药短期疗效较好,可改善临床症状,但有一定副作用,不能有效预防复发。老年性阴道炎主要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,方法比较简单,有诱发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。所以治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。中医治疗阴道炎可从整体入手,或清湿热,或健脾祛湿,或补益肝肾,或疏肝健脾,杀虫止痒;在内服治疗的同时,结合外治,内外兼治,临床效果良好,无明显不良副作用。
同时,中医认为:‘邪合则气虚。’临床上很多孕妇、肿瘤患者,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衰竭患者,往往容易继发疾病。所以也要注意增强这类患者的自身抵抗力。‘治本’是防止复发的重要环节。口服中药增强抗病能力,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。对于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,我们不仅注重局部治疗,而且辨证施治口服中药,往往能达到巩固的临床效果。
在老年时期,由于卵巢功能衰竭,雌激素水平低,阴道粘膜变薄,局部抵抗力减弱,这些因素使阴道易受感染。对于外阴、前庭充血明显者,用清热解毒、养血补肾的中药养血祛风汤煎服,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。口服扶正固本中药,配合外治法,可取得更明显的疗效,防止复发。
动词(verb的缩写)婴儿阴道炎
阴道口可见脓性分泌物。孩子因为外阴瘙痒而哭闹,坐立不安,经常用手挠外阴。可见外阴、阴蒂、尿道口、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,脓性分泌物从阴道口流出。严重者外阴表面可见溃疡,可见小阴唇粘连。粘连的小阴唇覆盖了阴道口和尿道口,只在上下两侧留有一个小洞,尿液从这里排出。
妊娠期阴道炎
怀孕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,阴道糖分增加,容易发生阴道炎,尤其是霉菌性阴道炎。如果不敢吃药,会很快加重炎症。
孕妇阴道炎的症状
孕妇阴道炎最突出的症状就是:白带增多,外阴和阴道瘙痒。孕妇阴道炎症状严重时,坐立不安,疼痛难忍,还可能出现尿频、尿痛、性交痛。急性期孕妇白带为霉菌性阴道炎,白色浓豆渣,阴道膜高度水肿,白色片状薄膜粘连,易脱落,下方糜烂基底或形成破损黏膜。阴道炎患者还能怀孕吗?
阴道炎会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,影响精子的穿透能力,对怀孕有一定影响。轻度霉菌性阴道炎一般对怀孕无害,但如果是严重的阴道炎,要在怀孕前治好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胎儿感染后,皮肤上会出现红色斑点,脐带上会出现黄色针状斑点。如果从阴道分娩胎儿,2/3的新生儿会生病,会出现鹅口疮、红屁股。所以,比较好是治愈后再怀孕。
阴道炎的分类
阴道炎主要属于中医“带下”、“外阴瘙痒”的范畴。
阴道炎的分类:外阴炎、婴儿阴道炎、老年性阴道炎、萎缩性阴道炎、加德纳菌性阴道炎、月经性阴道炎、蜜月性阴道炎、化脓性阴道炎、单纯性阴道炎、滴虫性阴道炎、霉菌性阴道炎、下疳性阴道炎。阴道炎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炎症,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。
婴儿阴道炎:
多见于1-5岁的婴儿。阴道炎症常因坐在地上或进入异物引起。病原体也可以通过孩子的母亲或洗涤产品传播。判断这种阴道炎症的依据是外阴红肿,阴道有水样分泌物,伴有外阴瘙痒等。
老年性阴道炎:
老年性阴道炎,又称萎缩性阴道炎;它是一种非特异性阴道炎。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,但也可发生在双侧卵巢切除或哺乳后。
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,黄色水样或脓性,有臭味。当感染严重时,可能会有一些阴道出血、下坠疼痛和阴道烧灼感。若累及前庭和尿道口周围粘膜,常出现尿频和尿痛。
主要原因是由于卵巢功能下降,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或缺乏,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减少,阴道内pH值呈碱性,杀死致病菌的能力降低。同时,由于阴道粘膜萎缩,上皮变薄,供血不足,阴道抵抗力下降,便于细菌侵入繁殖而引起炎症性病变。此外,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营养缺乏,尤其是维生素B缺乏,可能与该病有关。
加替尼性阴道炎:
加替尼性阴道炎,又称嗜血杆菌性阴道炎,过去被认为是棒状杆菌性阴道炎,是一种由加替尼细菌引起的阴道粘膜炎症,可通过性交传播。因此,它被归类为性传播疾病。
由Gartner引起的大多数感染是轻微的,并且大多数在性活跃的女性中发现。急性期白带增多,有鱼腥味或氨味,外阴潮湿不适,常伴有阴道灼痛、性交疼痛、外阴瘙痒。
主要症状为外阴红肿,阴道粘膜充血,灰红色,轻度红肿,分泌物多为均质、稀薄、灰白色,有时呈乳黄色或绿色样,有恶臭。阴道的pH值通常为5-5.5。有时有少量白带,只有薄薄的一层,如膜,覆盖在布满血丝的阴道壁上。少数患者阴道壁出现红斑或淤点,孕妇可能引起流产或产后子宫内膜炎。严重感染还会导致败血症、尿路感染、肾周脓肿和膀胱炎。经期阴道炎:多为经期不注意经期卫生,尤其是使用不洁的经期用品,导致外阴被不洁之物污染所致。表现为会阴部有下坠烧灼感,阴道分泌物增多。
蜜月阴道炎:
多见于新婚女性。主要是不注意性器官和性卫生。表现为白带增多,阴道内外瘙痒疼痛,粘膜红肿。
化脓性阴道炎:
多见于阴道裂伤或产伤的女性。表现为白带增多,黄色脓样,有腥臭味,阴道灼痛,粘膜红肿。
单纯性阴道炎:
单纯性阴道炎最可能的病因是产后、流产后损伤、长期使用子宫垫等机械刺激或化脓性细菌感染。此外,子宫或宫颈的感染性分泌物常刺激阴道粘膜,也可引起单纯性阴道炎。
滴虫性阴道炎:
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妇科常见病。阴道毛滴虫是一种鞭毛虫。怀孕期间和月经前后,阴道pH值升高(pH值接近中性),可增加阴道毛滴虫的感染率和发病率。阴道毛滴虫最适宜生存环境的pH值为5.5 ~ 6。当pH值低于4.5或高于7.5时,其繁殖可被完全抑制。可在性交过程中通过男性携带者直接传染给女性,也可通过浴池、游泳池间接传染,还可通过医疗器械间接传染。
霉菌性阴道炎:
霉菌性阴道炎是由霉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的。与滴虫相反,这种念珠菌在酸性环境中特别容易生长,通常通过接触传播。
萎缩性阴道炎:
萎缩性阴道炎的发生是因为上皮变薄,分泌减少,抵抗力下降,不足以抵抗阴道杆菌的入侵(由于环境变化,由正常杆菌变为条件致病菌)。
下疳性阴道炎:
是由下疳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性病,通过不洁性交感染。经过大约1-5天的潜伏期后,大阴唇和大阴唇上出现一个或几个红色的小丘疹,很快破裂并扩展成黄豆大小或更大的溃疡。基底部软,脏,化脓,疼痛明显,逐渐增大。
细菌性阴道炎:
该病由阴道加德纳菌和部分压氧菌混合感染引起,可通过性接触传播。
一、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
对于本病的发生,中医负责肝、脾、肾,以及风、寒、湿、热的致病因素。
1.肝肾阴虚,外阴、阴道是经络群集的地方,是筋脉聚集的地方,冲任、足阴三经(足大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)都循此。肝藏血,主筋;肾藏精,主前后阴。若禀赋不足,家务多产,精血耗尽,或七七年肾阴亏虚,天乏,脉络衰弱,阴血不足,外阴得不到滋养,或阴虚火旺,阴损络烧。2.肝经郁热,足厥阴肝经绕过阴器,若有内伤,肝郁气滞,郁积久则化为热,热灼经络。肝失疏泄,气机失调,水湿运化异常,水湿凝滞,热郁化,导致湿热下注,直犯阴部,阴道疼痛,带下。《精青主女科.带下》说,‘妇人之忧伤脾,怒伤肝,使肝经郁火燃烧,脾土不能运化,致湿热之气积于脉间。’
3.湿热下流成湿热是一种病,分为内病和外感。内源性疾病多与脾虚、肝郁或暴饮暴食有关。外感疾病常由白带、阴道疼痛等引起。由于月经后细胞空虚,湿热之邪。
二、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
本病主要是湿热蕴结,虫蚀阴所致。
湿热有内外致病因素。比如长时间呆在湿地导致湿邪入侵,郁化为热,或者月经期间、产后,湿热邪药乘虚而入,就是外感湿热。如果身体脾气虚弱,或肝气郁结,脾失健运,水湿滞留于内,下焦注停,热积,则为内生湿热。湿热蕴结,韧带不稳,白带增多,色黄。下焦湿热,膀胱失约并发淋证;如果长期浸泡在湿中,邪气变毒,或感染热毒邪,或因热盛血迫轻举妄动,或皮肤被湿毒腐蚀,可见脓血,或可见‘阴蚀’或‘阴疮’。潮湿腐生的昆虫,或生长不慎,使昆虫病原体侵入外阴,引起外阴瘙痒和灼痛。
病虽在阴脏,但总与肝、脾等脏腑有关。许多疾病是由潮湿引起的。
三。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
该病多由湿浊积聚、邪毒感染所致。
1.湿浊积滞、郁怒、肝损伤、湿浊积滞、下焦、侵阴、湿腐、虫体表病,或因久居湿地,感受湿邪,或生活照顾不周,疏于卫生,虫体邪毒直接侵入外阴而致病。
2、阴虚湿房劳,孕后久病或阴血不足,肝肾不足,不能养窍,病邪乘虚而入,诊断为本病。所以,临床上,糖尿病和妊娠的人容易反复患这种病。
四。老年性阴道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
展开更多
更多文章
知识专题
推荐阅读
试管助孕交流群
干货微信群聊 姐妹互相学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