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复流产定义:
怀孕是一件很高兴的事,怀孕后净流产的话,反复流产不仅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,还会影响家人。 反复流产的原因有很多种,很复杂,所以知道其原因可以更好地治疗。 重复流产的理由是什么呢? 以下详细介绍。
1、内分泌因素)女性内分泌系统异常,严重影响黄体功能,引起孕酮分泌不足,自然对子宫内膜功能有一定影响,不利于受精卵着床,易引起流产发生。
2、染色体异常:染色体异常是引起反复流产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,主要包括多倍体、三体性及单体结构发生异常,如易位、缺失或断裂等可能引起反复流产的发生。
3、自身免疫异常(抗磷脂抗体和封闭抗体阴性等,如果这些抗体发生异常,就有可能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。 另外,子宫内的微血管会形成血栓,胚胎供给血液减少,胚胎所需的营养和氧气相应减少,可能会反复流产。
4、母体生殖道畸形:母体生殖道畸形也可引起流产的发生,母体生殖道畸形主要包括宫颈功能不全及子宫畸形等,有关数据显示,自流流产的15%--20%与子宫畸形有一定关系。 例如内膜发育不良、单角子宫等。
反复流产不仅会对女性身体造成较大伤害,对女性子宫和子宫内膜造成一定伤害,还可能引起习惯性流产。 所以如果女性发现有反复流产的症状,关键是要提前去正规医院查明原因,积极进行治疗。 另外,下次准备怀孕时,比较好一定要在身体恢复后再怀孕。
基本信息
反复性晚期流产多由宫颈内口松弛引起。 刮宫、宫颈扩张多导致宫颈口损伤,少数可能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。 此类患者中期妊娠后羊水增多,胎儿生长,宫腔内压力增高,胎囊可伸出宫颈内口,宫腔内压力高到一定程度后膜破流产,流产前多无自觉症状。
病因
引起反复流产的病因复杂,临床上有43种疾病最终可导致反复流产的发生,包括免疫性因素、遗传因素、感染性因素、内分泌因素、解剖因素等,其中免疫性因素导致流产占反复流产的67%,解剖因素占14%,内分泌因素占11%免疫因子
免疫因子是指孕早期母体和胎儿处于同种异体状态,正常情况下胎儿与母体之间的胎盘屏障现象,可以持续妊娠而不产生排斥反应。 免疫有某些因素,母体产生抗体后可引起免疫排斥。
胎盘屏障有两个概念,一个是物理分割作用,一个是化学分割作用。 实际上,母体和胎儿之间几乎没有血型和组织匹配型相同的。 之所以能顺利生产,是因为这个屏障运转良好。 一旦这个屏障被破坏,免疫排斥反应一定会发生。
内分泌因子
感染引起的流产多是偶然发生的,不习惯。 这是流产因素,往往不是反复流产的常见因素。 内分泌因素是反复流产的因素,临床医生或保胎治疗的患者多为内分泌方法保胎如孕酮注射。 这种病因临床上不多见。 由内分泌因子引起的疾病大致有以下几种。 当然内分泌紊乱后的母体环境也不适合胎儿生长。
1、黄体功能不全LPD高浓度孕酮可阻止子宫收缩,使妊娠子宫保持相对静止。
孕酮分泌不足:引起妊娠蜕膜反应不良,影响妊娠卵着床和发育,导致流产。
2、多囊卵灶综合征:习惯性流产流产发生率达58%。
3、高催乳素血症:高催乳素可直接抑制黄体颗粒细胞增殖和功能。
4、甲状腺疾病:提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流产复发率高。
血型不合
血型不一致是引起反复流产的原因之一。 母子血型不合,主要有ABO型和Rh型两种。 怀孕后,夫妇在分娩前要做血型检查。 如果丈夫是a型、b型或AB型,孕妇是o型,则ABO血型可能不匹配。 丈夫为Rh阳性,孕妇为Rh阴性时,Rh血型可能不合。 分娩可以让母亲产生胎儿血液的抗体。 首次妊娠对胎儿影响不大,产仔次数越多,胎儿、新生儿发病的可能性越高,因此多发生在第二人以后。 这种血型不合的病情较重,流产、死产、重症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较为常见。
子宫因素
1、子宫畸形:占流产的12%-15%。 其中纵隔子宫最常见。
2、子宫肌瘤:子宫黏膜下肌瘤发生率高。
3、宫颈功能不全:宫颈功能不全占流产的3%-5%
4、宫腔粘连:主要由人流清洁子宫引起。 14%-40%会导致流产。
5、子宫内膜异位症:平均可达33%。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合并黄体功能不全,也可增加流产比例。遗传因素
父母染色体异常和胚胎染色体异常在医学上没有有效的方法。
精液异常
精液异常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复发性流产,少精症和多精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7.6%和20%。 畸形精子的增加也可引起复发性流产。
其他因素
1、慢性消耗性疾病:结核、恶性肿瘤早期流产; 高热引起子宫收缩; 贫血和心脏病导致胎儿胎盘单位缺氧; 慢性肾炎、高血压会引起胎盘梗塞。
2、营养不良、精神、心理作用、饮酒、吸烟。 女性吸烟、饮酒甚至助孕是流产的高危因素。
请不要盲目保胎
12周前反复流产称为早期反复流产,晚期反复流产指妊娠12-28周前。 一些经历过自然流产的女性,怀孕期间出现阴道出血或其他流产先兆时,会慌张无主,想办法保胎。
其实有些流产是不可避免的。 大部分自然流产是胚胎不健全造成的,这类流产正是起到自然淘汰的作用,有助于淘汰不健康的胎儿。 而反复流产的患者,在出现流产先兆时,又想要这个孩子,在开始保胎治疗前,一定要进行超声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,以明确胚胎或胎儿是否存活。
另外,确定这次先兆流产的原因,如阴道出血、轻微的肚子疼等。 此外,有流产史的患者怀孕后不要保胎,比较好在怀孕前找出流产的原因。
诊断检查
一.一般诊断
病史咨询(内、外、产科史、代谢病史、感染中、宫内有无异物存放、有无药物中毒、接受放疗等、体检及盆腔检查时子宫大小、位置、附件情况、基础体温测量、子宫内膜检查、子宫输液卵管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、血沉、血型及精液检查等。
二、专项检查
1、疑似遗传性疾病,夫妻双方应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,或进一步进行夫妻家系遗传学调查和系统图绘制。
2、激素测定,包括雌激素和孕酮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定量检测。
3、尿液、宫颈粘液培养了解有无微生物感染。
4、流产后妊娠物病理解剖及细胞遗传学研究。
5、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检测APA。
经过以上全面检查,排除常见原因,病因尚不清楚者,应怀疑为免疫性反复流产,需行免疫学检查。
三.免疫学检测
1、首先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(MLR )和淋巴细胞毒性抗体测定,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流产。2、抗精子抗体测定。
3、血型及抗血型抗体测定。
治疗方法
反复性流产后,夫妻应在正规医院或计生服务站接受检查,找出“流产”原因,进行对症治疗。 治疗方法如下。
1、子宫畸形者应行手术矫治。
2、宫腔粘连者,可服用活血化淤达到缓解粘连的目的。
3、黄体功能不全者可补充黄体酮。 如果可能怀孕,在基础体温升高的第34天开始给予孕酮10~20mg/d,确诊怀孕后持续治疗至怀孕9~10周。
4、染色体异常者,复孕必须产前检查,通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胎儿是否为先天性畸形,如发现异常,应立即终止妊娠。
5、女性阴道和宫颈排出物、男性精液细菌培养阳性者,根据药敏试验进行相应治疗,直至治愈。 治疗期间采用阴茎套避孕。
6、子宫肌瘤小,可药物治疗; 肌瘤较大、单发者,可手术切除治疗。
7、宫颈口松弛症患者可根据以前流产发生的时间,于孕12-20周进行宫颈口缝合术。 术前阴道炎症,治愈后手术,术后孕酮、中药和镇静剂使胎儿安全,定期随访。 如有流产或早产迹象,及时拆线,避免造成宫颈严重损伤。 需要在预产期前2~3周住院等待分娩。 只需要产前征兆或剖腹产时拆线。
医学综合治疗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。
**、免疫增强治疗中,免疫原可采用男方淋巴细胞或脐血内单核细胞先分离丈夫肝素,再波内注射冲洗后的淋巴细胞。 免疫增强疗法的免疫治疗时间可以在怀孕前后进行,但比较好在怀孕前进行,在怀孕40天内进行效果比较好。 一般方法:孕前免疫2~4次,每2周进行一次,孕第6周加强治疗,1~3次。
第二,被动免疫、免疫球蛋白内含有许多抵抗胎盘滋养层抗原的特有抗体,可用于治疗自身抗独特型抗体分泌不足的患者。
第三、其他治疗方法,APA阳性习惯性流产患者可使用肝素和低剂量药物治疗。
辨证分型
本病根据出血腹痛两大主要症状,首先要判别胎源是否可保。 怀孕初期,阴道反复出血,腰部痉挛,腹痛加重,流产不可避免; 孕晚期,腹痛急迫,阴道出血,胎动停止,胎心音消失,羊水溢出,下腹及会阴部坠落不堪,为早产征兆。 发生这种情况,原则上按堕胎小产分别进行判别治疗,剔除胎儿益母草,无此种情况可进行胎漏、胎动不稳的判别治疗。 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:
1 )气血虚弱怀孕后胎动坠落,腰腹数少胀气,阴道流血,气短,疲劳,食欲不振,呕吐,脸色萎靡或发白,皮肤不滋润。 舌薄,苔薄,脉搏无力。
2 .肾气不足妊娠后胎动不安、腰部瘊痛、少量腹胀或阴道少量出血、伴尿频、头晕耳鸣、双膝痉挛软。 舌薄,苔薄,尺脉微沉。
3 )血热伤胎后,胎动欲坠,小腹胀气,阴道流血,伴五心烦不安,口干咽干,失眠多梦,小便短黄,大便干涩。 舌质红、苔黄、脉滑数。
4 )跌倒仆人损伤孕妇因跌倒仆人闪烁或超重,导致腰痰腹痛,阴道流血,量多色大红; 胎动不安。 舌质、舌苔正常,无脉滑力。
展开更多
更多文章
知识专题
推荐阅读
试管助孕交流群
干货微信群聊 姐妹互相学习